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7月底以来,吉林省连续出现强降雨,全域多条河流水位超警。在防汛抗洪一线,众多抢险救援人员奋战的同时,也有一系列科技“利器”在发挥作用。科技装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吉林省防汛抢险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防线。
在松原市哈达山水库的上空,多辆无人机盘旋作业。“通过使用无人机配合人工进行堤防巡查,提高了巡查的效率,如同给巡堤查险工作加装了科技的‘鹰眼’。”松原市水利局局长郭明泽说。松原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晓帆说,7月末至今,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在松原市已出动巡堤查险无人机飞行28架次,巡查堤防45.5公里,并在松花江前郭县段、宁江区段和哈达山水库防护堤等地发现了多处渗水点和管涌。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汛效率,松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在防汛期间派出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和通信保障小组,携带多架无人机、卫星电话、图传设备以及相关通信装备,赶赴扶余市以及哈达山水库大坝等地执行无人机航拍和巡堤任务。通过运用这些设备,松原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拍摄了35份全景图、16份二维正射影像图,助力防汛现场指挥部科学决策。
在吉林省其他城市,科技装备也“时时待命”。国家电网长春供电公司配备了水陆两栖抢修车,可应用于湖泊、河流地段的巡检、应急抢修、抢险等。“遇到汛情时,抢修车可为情报收集、物资运输提供支持。”公司应急救援基干分队负责人任博介绍。
卫星则在灾后定损中起到重要作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利用“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获取吉林省受灾地区的卫星影像。基于这些影像,团队进行了农作物受灾分析,实现了农业灾害发生后的精准灾害范围确定、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害演变过程跟踪。